扎根深山終無悔,始終不變找礦心
信息來源:二一一大隊黨群工作部 劉陽
發(fā)表時間:2015-03-04 10:47:12
在天山深處中有這么一群人,他們沒有豪言壯語,沒有驚天動地的偉績,他們卻是平凡的創(chuàng)業(yè)者,但卻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體現(xiàn)了不平凡的價值,在深山寒舍中,在高原荒漠里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這就是地質(zhì)人——扎根深山終無悔,始終不變找礦心。
2013年9月15日清晨,伴著微風(fēng),迎著朝陽,在喬根旺同志的帶領(lǐng)下,我們一行7人裝好行囊,野外用具,整裝出發(fā),即將前往天山第一峰托木爾峰的主戰(zhàn)場,而我們的行車在顛顛簸簸、搖搖晃晃的繼續(xù)前進著,且常常還要通過湍流的河水或走在亂石堆上,因此一路上總是忐忑不安,經(jīng)過近1個半小時的艱難行走,終于趕在在太陽落山前來到了工作區(qū),此時懸著的心也就放下了。
經(jīng)過40多公里的行程,我們從阿克蘇市區(qū)趕到溫宿縣境內(nèi),一路較為順當(dāng)?shù)膩淼缴袷サ奶焐侥_下,在這里進行短暫的休息時,項目負責(zé)告訴大家,再往前就沒有信號了,而且荒無人煙,大家跟親人再打個電話吧!于是乎那種夾雜著酸甜苦辣咸的味道涌上心頭。打完電話,與親人依依不舍的告別后,大家紛紛上了車。車行距項目駐地還有30多公里的山路程,望著延綿不連陡峭的山嶺,我們在山溝間行進,溝深底部有一條河叫木扎爾特河,河水不大且湍流而下,河水中有被沖涮而下沙石,有點渾濁、我們車行進在河岸上畸曲小道上、剛進山溝時還可見放牧羊群,再往里走就沒有任何人煙了。河岸實則無路是一些地質(zhì)工作者和探險者的行車壓出一條道,途中有時候還清楚可見被洪水沖垮或被泥石流掩蓋的部分路段,而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局部路段僅有一車寬,路基下方被洪水沖垮而懸空,行進中除了驚險之外也有興奮和驚訝,延綿不斷天山蒼勁偉峨而無植被生長,沿河兩邊有成片胡楊林生長,10月天氣呈金黃色美不勝數(shù)。但在我們行車在顛顛簸簸、搖搖晃晃的繼續(xù)前進,常常還要通過湍流的河水或走在亂石堆上,在這樣的一條路上懷著忐忑不安的心境前往,經(jīng)過近1個半小時在太陽落山前來終于趕到了工作區(qū)。
初到這里,抬頭望去是近百米深的懸崖絕壁,低頭便是湍流不息的溝谷,河水激蕩著山谷中的滾石貌似在鑼鼓喧天般的歡迎我們。就在不遠處的半山腰上,有一座廢棄已久,漏風(fēng)漏雨,面積不足20平方米的石棉瓦搭建破屋子。大家迅速的卸完車后,將印有 “陜核集團211大隊”9個大字的大隊隊旗高高掛起,這面旗幟將激勵著我們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盡職盡責(zé),奮發(fā)向上。隨后,大家先用鐵鍬將屋子地面填平,搬了幾十頁磚,找來幾塊破木板,鋪成通鋪,這便是我們七個人的“臥室”了。接好電路,按上燈泡,隨著自帶小型發(fā)電機轟隆隆的響起,頓時漆黑的屋子有了絲絲亮意,司機何師傅將煤氣灶接通給大家煮了幾把掛面,這里除了溝谷傳來湍急的河流聲之外就剩我們幾個人淡淡的笑聲,從此便是杳無音訊的日子。大家匆匆吃完飯,趕緊熄了發(fā)電機。因為交通極為不便,所以帶來發(fā)電的汽油要省著用。然而漆黑阻擋不了黎明的到來,我們點燃了幾根蠟燭,在蠟燭的微光中,大家?guī)缀醵际呛鸵露?,因為來到這里才知道位于天山南部中山區(qū),海拔約3000m的吉爾姆,晚上是多么的寒冷。
第二天晨起,整個大山溝除了山溝流水沖涮聲在無其他聲音,無人煙無音號,我們六個人與外界隔絕。因為有信號的地方離這里還有30多公里的山路,即就是我們一大早出發(fā),趕到天黑也未必能到有信號的地方。早餐后我們一行出隊伴隨晨光,帶著干糧,按照昨夜的部署,技術(shù)人員將在不遠處便能看到積雪的山頂對面的山上進行地質(zhì)填圖工作。因為沒有路,河谷切割強烈,滾石雜亂,大家小心翼翼踩著亂石,走過獨木橋,經(jīng)過兩個多小時的艱難行程,終于來到工作區(qū)的山腳下。因為山坡特別陡,依然沒有路,我們只好兩只手緊抓草根或樹根,雙腳穩(wěn)穩(wěn)踏在巖石或草根處,背著地質(zhì)包,緊貼山體緩慢前行。沒有人回頭看后面,因為大家都知道背后便是萬丈深淵。
時常還能聽到滾石掉在山谷中與亂石激烈碰撞后發(fā)出讓人雙腿顫抖的響聲,這種純天然的旋律或許能與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相媲美了,但卻無心情欣賞。大家依然不畏艱險,知難而進,勇攀高峰,經(jīng)過一個多小時的攀登,終于登上了山頂,伴隨“風(fēng)飄飄而吹衣”的寒風(fēng),面對積雪皚皚的高山,無不讓人引以為豪,今生頭一次與雪山如此的近,遠望有一種“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的思緒,近看則有“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fēng)景這邊獨好!”的情懷。按照填圖要求,兩人一組,從各個路線陸續(xù)展開,雖然腳下寸步難行,雖然心中忐忑不安,但是大家依然齊心協(xié)力,按照規(guī)范要求認真工作。有的同事緊貼著陡崖,量著產(chǎn)狀,在記錄本上認真記錄描述著,有的同事則翻過山頂,對上次發(fā)現(xiàn)的石英脈做進一步的核實、定點和描述。我們時常對著大山大吼一聲,聽到回聲,知道同事都安全著,心中也就放心了。就這樣經(jīng)過四五個小時的跑線填圖工作后,開始準備下山。俗話說“下山容易,上山難”,在這里,我感覺是“上山不易,下山更難”。忙完工作,沿著上山的路,又是驚心動魄的一場挑戰(zhàn),一不留神抓不住或者腳沒踩穩(wěn),便會“一落千丈不見底”。大家一個緊跟著一個,小心翼翼的下山了,隨著最后一位同事的安全著陸,每個人漸漸的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大家伴隨著夕陽西下,在舉步維艱的山谷中,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和驚魂未定的心回到了漆黑一片的破屋子內(nèi),這回終于可以告訴自己心可以靜下來了。因為發(fā)電機功率小而且發(fā)電時間不能太長,所以只能在做飯時用一下發(fā)電機,照亮那個居住飲食一體的小屋。到第二天休息時,大家將外面一個破木板床支起來,吃飯時它是餐桌,整理資料時它就是辦公桌。屋子雖然是漆黑的,但是一個團隊的精神照亮了整個屋子,也照亮了每個人的心。在休息的時候,我們一起在屋子內(nèi)包餃子,看著來自各地的同事包著五花八門的餃子,大家都心滿意足的笑了……
每過一周,何師傅要出山到集市采購生活物資,順利的話來回大約需要1天時間。每次我們每個人都讓師傅給家里打電話報平安,如此工作生活狀態(tài)為了任務(wù)我們都無怨無悔地堅持。有一次何師傅出山后久久沒有回到項目部,這就讓我們開始擔(dān)心了,因為何師傅走前米面油等生活物資只能夠用三天,因此我們在師傅未回來這段時間內(nèi)只能過上了提心吊膽的日子。大家一起有計劃分配每一頓飯的用量。每天吃完飯后項目同事們一起下山走近一個小時的路程來到山底的大路旁,焦急的等待著師傅車。因為這里又是無人的保護區(qū),無任何信息聯(lián)系,要走行走出無人區(qū)需要一天的時間,才能到達信號覆蓋地區(qū),保護區(qū)時常能看見黃羊、野兔等動物出么,不排除其它兇猛的野獸出現(xiàn)。每天如此,直到第三天吃完最后幾包方便面后,就在大家焦急萬分的商議如何去做的時候,屋外聽到了轟隆隆的車聲,何師傅的到來不僅捎來了物資也捎來了暖人心肺的好消息,那就是家里一切都好,而我們也能安心的工作了。
如此,日復(fù)一日,在與親人長達近一個月失去聯(lián)系的日子里,在如此惡劣、艱苦,與世隔絕的環(huán)境下,我們依然不忘初心,堅持到底,積極探索尋礦,在團隊的不懈努力,精誠合作之下,順利的完成了各項工作,正好映襯了那句文明遐邇的古訓(xùn)——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負的寓意。
對于地礦行業(yè)來說,如果你選擇了地質(zhì)事業(yè),那么就必須無怨無悔地付出。如果你毅然投入了大山的懷抱,就必須學(xué)會堅強;空曠的戈壁,蒼涼的沙漠,遼闊的草原,磅礴的大山,假如這只是一次短暫的旅游,對旅行者來說將是最大限度地親近大自然,一切都將是那么得美不勝收。但對于野外地質(zhì)工作者來說呢?這算什么,是旅游嗎?不,這不是旅游,而是一項為之奮斗的長期事業(yè)。他必須拿出勇氣和恒心來面對這些:遠離城市,離開父母,撇下妻兒,甚至與外界斷絕聯(lián)系,在荒蕪人煙的沙漠、無邊無際的草原、布滿荊棘的大山等等長期作業(yè),跋山涉水,任汗水濕遍全身,任荊棘劃破衣裳,居無定所,四處漂泊的生活。苦嗎?很苦。累嗎?很累。放棄嗎?絕不!每一份高質(zhì)量的地質(zhì)報告就是一份至上的獻禮,每一面甲方送來的牌匾就是一份最高的獎勵!這就叫苦中作樂,這就叫樂在其中!這種快樂,是常人難以體會到的獨具魅力的精神大餐,是地質(zhì)人不畏艱險,奮勇向前的精神寫照!